“工廠的工人,現(xiàn)在有一百來個,但城內(nèi)十來家木匠鋪鐵匠鋪都接了訂單,半個月內(nèi),織機和工人的數(shù)量應該都能翻個幾番?!?br>
吵鬧的倉庫內(nèi),壓下了滿臉兇相的王五正帶著幾個商賈站在上方參觀。
“王管事,‘工人’、‘工廠’這些稱呼都是誰定下的?”
“是東家定下的,”王五m0m0自己的光頭,“而且說到底也就是個稱呼...你們樂意叫啥都行?!?br>
“那出貨量呢?”
“這便要著重對各位說一說了,”王五神sE鄭重下來,“剛開業(yè)這些日子,我們接的多半是些小商戶的單,一家小商戶的庫存,一到兩天時間便可以處理完,如果換成是各位這種大商行...估計也不超過五天?!?br>
他指了指下面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,百來臺織機井然有序地并排放著,小工推著木筐四處送著蠶絲,忙得連汗都顧不上擦的工人用極快的速度C作著織機:“如諸位所見,雖然我們工廠現(xiàn)在還處在起步期,但初步估計,只要能增加到五百位工人,整個蘇州三分之一的繡娘,都可以不用再雇了?!?br>
今日被邀來參觀的幾位商賈,雖不如屹立在頂端幾十年的李錢王三家,但也不是什麼小商行能b的,只是從眼前這個魁梧漢子口中聽到的數(shù)字,還是讓他們震撼加茫然了片刻。
多少年了,蘇州織造依托於家家戶戶的繡娘,而照這位的說法,從今以後,這個局面就再也不會出現(xiàn)了?
王五將他們的臉sE變化看在眼底,輕輕點頭:“諸位猜得不錯,我們工廠確實承接加工業(yè)務?!?br>
“加工業(yè)務?”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